筒瓦是起源比較早的一種瓦型,大多用于仿古建筑、大型宮殿建筑群和廟宇的屋面瓦。風格包括戰國、唐代、蘇浙和明清。形狀是半徑比較小的半圓形筒狀,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改進,從開始的灰色無釉到現在的上釉、多種顏色可以選擇(包括桔紅,茶西紅,黑無光,黑啞光,黑有光,青灰,孔藍,玫紅,綠色,黃色,金黃色等)。滿足不同建筑的顏色需求。
筒瓦安裝時鼓肚面朝上,一片一片扣起來的,單張瓦片的面積大,重量輕,容易安裝,自我清潔能力比較強,使用壽命可達到50年左右,后期維修頻率比較低。同時用它裝飾的屋面因其超強的實用性和建筑物恢弘大氣的美感被現代建筑設計師所采用。
筒瓦外觀很好看,充滿藝術氣息,在一些特色的建筑上可以看見,筒瓦的優勢也有很多,筒瓦材質以粘土為重要原料,粘土加水調和后,擠壓成型,再入磚窯焙烤至(1000度前后),用水冷卻,讓粘土中的鐵不徹底化合,使其具備更好的耐風化,耐水等優點,另外筒瓦還具備密度強,抗凍性好,不化形,不失色;居家冬暖夏涼、養生環保;結構完美,抗壓耐磨等優點,是房屋墻體、路面包裝的理想材料,不但可包裝,可承傳歷史,同時還能作為品鑒賞玩的藝術品。